《中国计量文化》手册发行仪式暨计量
文化研讨会在山东召开
2012年11月1日至2日,《中国计量文化》手册发行仪式暨计量文化研讨会在山东泰安举行。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监局、计量院(所)等共计1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发行仪式,我省计量院副院长王永浩、办公室副主任段向民等一行三人参加了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在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计量文化建设,推动质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蒲长城指出,计量文化是大质检文化中最悠久、最根本、最具有丰富内涵的基础和源头,是计量核心价值和精神理念的凝练,要进一步加强计量文化建设,推动质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计量一直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保障,必须高度重视计量工作。进入到社会改革发展的新时期,计量工作在民生、能源、贸易、科研、国防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彰显出其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而计量文化建设更是计量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蒲长城强调,加强计量文化建设必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随着时代变化,计量文化建设不再只是计量工作者自己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需要与周边环境的积极融合。计量文化建设应以创新思维为导向,通过各种媒介、载体、平台开展计量科普宣传活动,使人们更广泛地认识计量,自觉使用计量,有力地支持计量,使计量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要通过大力宣传计量文化和理念,让社会更好的了解计量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和普遍性。要不断探索计量文化建设自身发展的规律,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计量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断提升社会力量加强计量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将各种社会力量拧成一股绳,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计量文化建设新格局。
蒲长城要求,计量文化建设必须富有地方特色。他说,我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各地城市建设、民族传统、经济发展和科技产业各有不同。各地质监局和计量技术机构应根据当地特色,量身规划,在计量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地域性、民族性、区域性,将计量文化融入本土文化中去,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计量文化。
近年来,总局计量司不断加大计量文化建设,先后设计制作了计量历史文化图片长廊、计量文化手册,并组织开展了计量文化征文等活动。此次发行的《中国计量文化》手册包含了我国计量工作的核心理念、历史传承、现代计量、计量应用、国际计量、人文艺术六大部分。手册通过深入挖掘计量文化内涵,创新计量文化表现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计量工作的精神实质和计量在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蒲长城为“计量文化与科学发展”征文活动获奖代表颁发了证书,并参观了计量文化成果展。